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0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153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Following the renewed effort at achieving a new green revolution for Africa,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modernizing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through the deployment of improved inputs especially mechanized technologies. In Ghana, the government has in the last decade emphasized the provision of subsidized mechanized ploughing services to farmers alongside a rapidly growing private sector tractor service market. While mechanized technology adoption rates have increased rapidly, the deploy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s been without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n production patterns and local agrarian system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s of 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on cropping patterns and farm size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in northern Ghana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echniqu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mallholder farmers (n=60). Specificall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ield sizes and cropping patterns of participant farmers prior to and after the adoption of mechanized technologies was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ntextualize the experience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toward understanding how mechanization may be impact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Our findings reveal a mechanization paradox in which farm sizes are expanding, while cropping patterns are shift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staple crops (pearl millet and sorghum bicolor) to market-oriented crops (maize, rice and groundnuts). This transition we argue, has adverse implications on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food security,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al life,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e recommend a retooling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olicy focus to ensure context sensitivity for a more robust battle against food insecurity.  相似文献   
2.
水-粮食贸易:虚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虚拟水思想强调的是水资源贡献,量化计算是其深入研究的基本,而是否选择虚拟水作为战略政策,应该考虑由不同国家的资源贡献和生产技术决定的比较利益。社会调适能力要求社会针对资源的第一性缺乏做相应调适并谋求解决手段,以提高资源管理能力。为此,需要结合我国的水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用虚拟水贸易解决我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提高我国对水资源缺乏的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3.
童芳  董增川  邱德华 《灾害学》2008,23(1):18-22
水安全危机是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生存及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研究科学合理的水安全战略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针对区域水战略问题涉及众多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动态关联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水战略方案优选的兼容度极大化动态组合评价模型(CMM—DCEM),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广东省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水安全战略方案优选评价。评价结果及模型基于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证明:CMM—DCEM实现了主、客观赋权方法以及单一评价模型的融合,使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克服了传统的组合评价方法计算繁琐的不足,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祝孔超  牛叔文  赵媛  邱欣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29-2644
原油供给安全在中国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定量评估可为防范风险提供政策参考。采用事件数据分析法定量测度中国与21个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大多数原油贸易伙伴的关系处于中低水平,但近十多年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原油进口存在一定的政治关系风险但趋于下降。选用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军事5个方面的11个指标,通过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方法评估中国21个原油进口来源国的供应安全度,并识别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1国供应安全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中东国家、俄罗斯、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供应安全度较高,多数非洲国家和亚太国家供应安全度较低。供应国的原油资源状况、运输风险、政治风险是制约多数国家供应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为防范风险,中国需坚持开展多边“能源外交”,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等多方面施策方针。  相似文献   
5.
世界能源百年变局与国家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能源形势日趋复杂,能源安全愈加成为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新形势下,无论是学科层面上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的科学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还是国家现实需求上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与国际能源合作等问题,都亟待专家学者们深入交流与讨论。通过“一问一答”的访谈方式,展示主持人与九位学界或业界访谈嘉宾基于不同视角的问答内容。分别围绕能源安全的内涵与全球能源治理模式、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球能源地缘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世界能源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不平等地理格局下的能源安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趋势下的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未来能源地理学的研究前景与重要研究方向等一系列内容发表观点。以期达成一定共识,从而更好地研讨世界能源地理学的关键问题,并积极应对世界能源的百年变局,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DEP (dieth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潜在神经和生殖毒性的增塑剂,其会干扰环境生物的发育水平、运动行为及生化水平.以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体宽、头部摆动频率及生化指标作为测试终点,评估环境中DEP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态毒理效应.在不同环境浓度(0、0.000 2、0.002、0.02、0.2、2 mg/L)的DEP溶液中,对秀丽隐杆线虫进行不同时间(24 h、72 h和10 d)的暴露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不同浓度DEP溶液中暴露24 h后,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均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②在不同浓度DEP溶液中暴露72 h后,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受到干扰.与对照组相比,在DEP浓度最高(2 mg/L)时,秀丽隐杆线虫体长下降了3.21%(P < 0.05);在DEP浓度为0.000 2 mg/L时,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宽呈上升趋势,且头部摆动频率明显加快了5.52%(P < 0.01),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水平受到显著抑制.③在不同浓度DEP溶液中暴露10 d后,与对照组相比,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体宽和头摆频率均出现下降;在DEP浓度为2 mg/L时,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活性氧自由基、脂褐素和细胞凋亡水平累积均增长显著,出现氧化应激损伤.研究显示,不同环境浓度的DEP溶液会对秀丽隐杆线虫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且不同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产生的毒性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深化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认识,围绕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形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水环境质量方面,磷污染成为制约水质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源排放量占比高,但工业源入河对水体的影响更直接,水库群运行带来的水沙条件变化对磷污染沿程演变有明显影响;在水生态健康方面,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湖库富营养化格局发生改变、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问题突出;在水环境风险方面,化工围江、航运污染风险引起广泛关注.当前长江流域面临着源头区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仍较大、水环境质量仍存问题隐患、水生态系统退化态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等复杂且严峻的形势,未来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仍有诸多挑战.建议统筹长江全流域“一盘棋”,推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强化磷污染点面源综合管控,着力提升水生态健康水平,同时加快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疆物理监测工作(包括噪声监测、振动监测、辐射监测等)现状及环保监测系统物理监测的人员、仪器、能力等情况,分析了物理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更好的开展物理监测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现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体制机制、技术体系、应用支撑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十四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根据环境管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构建了包括村庄、区域和流域3个层次及涵盖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生态、污染点源和面源等监测内容的"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张道口-1井模拟水位、数字化水位观测精度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数字化水位观测精度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数字化水位在日常观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